当前位置:燕窝孕妇的吃法与禁忌-珍善补娱乐陈懿
陈懿
2022-10-10

陈懿个人资料

陈懿,1933年4月11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市,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51年陈懿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当选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获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中国催化成就奖 。

陈懿长期从事物理化学、介观化学和多相催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氧化物相互作用和纳米非晶合金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在物理化学教材建设和中国化学学科的教育改革等方面都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化学系和校行政领导工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八项。发表论文25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1项,德国、欧洲以及世界专利各一项。

陈懿人物经历

1933年4月11日,陈懿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有二姐三兄,他是最小的一个。父亲陈孝怡、母亲刘崇勤对子女要求甚严。严格的家庭教育使他从小就知勤奋学习,在三一小学和格致中学完成了学业。格致中学的英语老师吴绍沣认真教学、一丝不苟的精神使他受益良深。

1951年,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现为南京工业大学)。

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胶体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随即参加物理化学课程和实验的教学。

1957年,参加了李方训教授主持的热力学经典名著的读书讨论和有关电解质溶液的研究工作,在傅献彩教授指导下学习了Noyes and Sherill的《物理化学原理》一书。

1979年8月,作为访问学者被选派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工系深造,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听取了固体物理、计算机、材料化学、理论化学、多相催化等课程,并合作发表了7篇论文,参加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

1979-1981年,美国Wisconsin大学访问学者。

1985-1997年,历任南京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常务副校长、代校长等职务。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顾问、校发展委员会顾问、华英文化教育基金南京大学遴选委员会召集人。

1997年,当选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获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中国催化成就奖 。

陈懿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陈懿在1980年代提出从原子层次上描述氧化物在载体上分散行为的嵌入模型,首次实现了不同价型氧化物在多种氧化物载体上分散容量的理论计算;1990年代阐明化学制备过渡金属-硼(磷)的二元和三元超细非晶合金的反应机理为其制备提供科学依据;2000年前后开展纳米复合氧化物和低维纳米金属氮化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联合有关同志倡导介观化学研究,组建了教育部介观化学重点实验室,倡导高校与产业部门的合作,组建了南京大学-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实验室。

学术论著

"Studies on supported metal oxide-oxide support interactions (An incorporation model) in 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 101(19) (1996)1293-1302, (Eds: J.W. Higtower et.al., Elsevier)

"Chemic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metalloid ultrafine amorphous alloy particles" Catal. Today 44 (1998) 3-16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tetragonal ZrO2-supported MoO3 and NiO-MoO3 Systems" J. Catal. 177 (1998 )314 -324

"A Study on the dispersion of NiO and/or WO3 on Anatase" J. Catal. 193 (2000) 88-95

"Characterization of CuO supported on tetragonal ZrO2 catalysts for N2O decomposition to N2" J. Phys. Chem. B 109 (2005) 1251-1255

论文专利

陈懿发表论文约四百篇,中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约三十件。

出版著作

陈懿著有《物理化学》、《穆斯堡尔谱学基础和应用》。

教授课程

20世纪60年代初期,陈懿担任《物理化学》的主讲教师并兼任系主任助理,并分管教学工作。他精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他十分重视课堂教学,其教学效果在60年代初就享有盛誉。他每每就授课的主要内容比较三本或三本以上著名教科书的引述和表达方法,写出初稿,经修改后写出提纲,而后在课堂上脱稿讲授,他的讲课重点突出,生动而富有启发性。

实验教学

陈懿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努力贯彻戴安邦提出的实验室是全面教育的最好场所的观点,在他后来担任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期间,组建了中级化学实验室,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有机会使用一些先进仪器设备,使研究生能有机会独立进行操作;建立了计算化学实验室,并参加了"计算机模拟贵重仪器教学"软件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根据教学的需要组建了仪器分析化学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对提高本科生的教学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国内建立研究生制度后,陈懿较早地提出要解决固定的大学四年制、专业过窄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新知识、新技术急剧增加的矛盾,提倡对教学体系进行大胆的改革或重组。他与有关同志倡议在中国建设一批人才培养基地,结合基地建设深化教育改革。他在国家教委的课程结构研究小组和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对南京大学以及国内高校化学的教学均有较好的影响。

编写教材

陈懿还致力于配套教材建设,1960年前后与傅献彩联合编著了《物理化学》一书,此书被选为中国第一部统编教材,并被广泛采用,此书及其以后诸版对中国高校的物理化学教学都产生过很大影响。随后,他又与傅献彩合编了《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并组织翻译了《物理化学习题集》和组织实验教材的建设。

团队建设

1995年,陈懿所领导的科研组被江苏省教委评为优秀学科梯队。

时间荣誉/表彰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1997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2000年-2005年《Journal of Catalysis》编委1997年-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995年-200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995年-1998年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92年-2000年国际催化协会中国理事个人生活

1959年,陈懿与柳海澄结为伉俪,有子女各一,他们家庭和睦,相濡以沫,子女皆业有所成。他常讲在他的一生中能够做一些事,很大程度应该归功于其夫人的关心和无私支持。

人物评价